扭住问题 持续发力
——确保安全生产系列评论之四
“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,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。”在2014年集团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,张升董事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,对安全生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。指出:“我们抓安全生产,最适宜问题导向,作为各生产单位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,突出主要矛盾,突出重点问题抓落实。”集团领导的这一阐述,很有现实意义,它进一步告诫我们,只有坚持找准自身问题,从突出问题切入抓住安全生产要害不放松,才能做到有的放矢,有针对性、有时效性地破解安全问题,深入治灾防灾,确保实现安全生产。
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,任务艰巨而繁多。要落实好2014年集团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任务,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好。就当前安全生产总体性工作任务而言,着眼矿老井深、地质条件复杂、各种灾害逐年增多的现实,做为水、火、瓦斯、煤尘、地温升高、冲击地压等“六毒”灾害威胁的矿井,毫无疑问,我们所有的煤矿生产单位,都必须时时处处抓好以瓦斯治理为中心的各种灾害治理;必须把“三量”安全评估、隐蔽致灾因素治理牢牢抓在手上;必须把“三大工程”的基础打得再牢固些,把质量标准化建设再夯实些,把安全培训做得再扎实些,把安全制度执行得更严格些,从而能够切实做到把孙永奎总经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“提高一个认识、抓好六项工作”的重点工作要求贯彻得更深入些,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。
贯彻集团部署,认真抓好上述安全工作任务,可以说,这是不折不扣必须做到的,但是,各煤矿生产单位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一层面的泛泛工作,满足于上级的“规定动作”,却是远远不够的。按着问题导向原则来实事求是剖析实际工作,不难发现,在很多地方、很多干部员工中,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倾向或表现:如对待安全问题“上下一般粗”,用集团、分子公司安全问题简单代替煤矿、井区、采面个性化的毛病,对本身的问题、隐患、灾害看不准、摸不透;处理安全问题“胡子眉毛一起抓”,因为弄不清自身结症,抓不住安全要害,工作起来主次不分,重点不突出,或者“抓小放大”,要命的隐患视而不见,表面文章却做了不少;对安全顽疾“不敢碰硬”问题,即也掌握了问题,也知道安全“死结”在哪儿,工作却蜻蜓点水,浅尝辄止,或治理虎头蛇尾,半途而废,不敢、不愿、不善下硬功、苦功、笨功从根本上加以解决。除此之外,还有“安全唱功胜过做功”、“工作开花多结果少”等等倾向和表现。有了这些倾向和表现的存在,即使看上去把上级的部署也轰轰烈烈安排下去了,工作似乎也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,但往往是落而不准、落而不实,难出实效,难以根治问题。
牢牢把握问题导向,坚决扭住问题不放,持续有效根治问题根治灾害,确保安全生产,我们就必须把工作做得再实些,再狠些。首先就是要正视和准确地发现本矿、本井区、本采掘面、本系统、本环节的那些既带企业共性问题特点又有自身个性特点的致命问题,找准问题才能以问题“倒逼”对症下药、有效施治;在问题厘清后,做到科学有序,分轻重缓急,抓住重点,破解难题;要把看清的、排查好的问题紧紧抓住,不松手、不歇气,“咬”住不放,用敢于“爬坡过坎”的韧劲,用善于“啃硬骨头”的干劲,向问题精准发力,持续发力,善始善终,善做善成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在此基础上,要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未知成分、隐蔽致灾因素的后患威胁,时刻保持高度警惕,以新知识、新技术的应用,不断提高预研预判能力,对隐性问题早发现,早治毕,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。唯如此,我们才能一个矿一个矿地唱好问题治理“重头戏”,一个井区一个井区地清除安全问题“拦路虎”;才能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补齐安全生产的“短板”,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兜住安全生产“底线”;也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把上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、集团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势链接一体,彻底打通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各种瓶颈与障碍,让安全生产真正成为每个地方、每个环节、每个时段都能够掌控的、让广大员工放心的坚实工程。